跳转到内容

主题:物理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物理主題首頁

編輯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于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在過去兩千年裏,物理學與化學天文學都曾歸屬於自然哲學。直到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物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生物物理學量子化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經過嚴謹思考論證,物理學者會提出表述大自然現象與規律的假说。倘若這假说能夠通過大量嚴格的實驗檢驗,則可以被歸類為物理定律。但正如很多其他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靠著反覆的實驗來檢驗。

典範條目、優良條目

編輯

是一種人工合成元素,符號為Es原子序為99。是第7個超鈾元素,屬於錒系元素。 在1952年第一次氫彈爆炸的殘餘物中發現,並以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命名。鑀除了用于合成新的元素,主要用于发射X射线。鑀曾在1955年用於首次合成元素。鑀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金屬,具順磁性。其化學屬性符合典型的重錒系元素,容易形成+3氧化態,並特別在固體中也可以形成+2態。鑀是最後一種曾在宏觀尺度下以純元素形態被研究過的元素,所用的同位素是常見但半衰期短的鑀-253。

精选图片

編輯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裏,希格斯玻色子是假想的一種帶質量基本粒子,是唯一尚未被證實存在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純量玻色子自旋为零,因物理學者彼得·希格斯而命名。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緊湊渺子線圈(CMS)探测到质量为125.3±0.6GeV的新玻色子(超過背景期望值4.9个标准差),超環面儀器(ATLAS)测量到质量为126.5GeV的新玻色子(5个标准差)。这两種粒子极像希格斯玻色子,但还有待物理學者进一步分析来完全确定两个探测器探测到的粒子是否為希格斯玻色子。圖為電腦模擬繪製的希格斯玻色子出現事件。
本日推薦

編輯

相对论性喷流是来自某些活动星系射电星系类星体中心的强度非常强的等离子体喷流。这种喷流的长度可达几千甚至数十万光年。现在一般认为相对论性喷流的直接成因是中心星体吸积盘表面的磁场沿着星体自转轴的方向扭曲并向外发射,因而当条件允许时在吸积盘的两个表面都会形成向外发射的喷流。目前在科学界相对论性喷流的形成机制仍然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过一般认为喷流是电中性的,其由电子正电子质子按一定比例组成。一般还认为相对论性喷流的形成是解释伽玛射线暴成因的关键。这些喷流具有的洛伦兹因子可达大约100,是已知的速度最快的天体之一...

你知道吗

編輯

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

編輯

假想的粒子超對稱理論與其它廣為人知的理論預測了很多假想粒子,其中,哪些假想粒子真正存在於大自然?

从哪里开始

編輯 基础物理学力学 | 热学 | 电磁学 | 光学

核心理论: 经典力学 | 运动学 | 静力学 | 动力学 | 拉格朗日力学 | 哈密顿力学 | 连续介质力学 | 流体力学 | 固体力学 | 电动力学 | 狭义相对论 | 广义相对论 | 量子力学 | 量子场论 | 量子电动力学 | 量子色动力学 | 量子光学 | 弦理论 | 热力学 | 统计力学

主要领域: 天体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原子物理学 | 分子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 物理光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粒子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学 | 介观物理学 | 低温物理学 | 固体物理学 | 晶体学

交叉学科: 天体物理学 | 大气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生物物理学 | 物理化学 | 材料科学 | 电子科学 | 计算物理 | 数学物理 | 非线性物理学

背景知识: 参看传记, 科学史, 和学院介绍.

专题

編輯

WikiProjects
物理学专题

有关专题

什么是维基专题?

共襄盛舉

編輯

物理新闻

編輯

2020年焦點新聞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19年

物理学史上的6月

編輯


前次刷新頁面時間為2024年6月13日 10時05分20秒 UTC,刷新頁面